首页 >> 快讯 >

小鹏与滴滴,都学聪明了

2023-08-29 13:51:42 来源: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太平洋科技


(资料图)

8月28日上午,小鹏与滴滴“毫无征兆”地走到了一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综合小鹏与滴滴的公告来看,小鹏将用3.25%的公司股份,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这也表明滴滴将成为小鹏的战略股东。

小鹏将推出新的子品牌,基于收购而来的滴滴智驾能力,聚焦15万元区间市场打造爆款A级车型。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普遍有着自己的特色标签,比如理想是精准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蔚来则是高端豪华与纯电换电,而小鹏的特点恰恰是紧跟特斯拉的步伐,死磕智能驾驶。

那么问题就来了,原本便以智能驾驶技术见长的小鹏,为什么还需要收购滴滴这网约车巨头的智能驾驶能力?

或许小鹏的醉翁之意,并不在滴滴智能驾驶这个酒上。

小鹏图什么?

虽然小鹏在舆论场中有着很高的出镜率和关注度,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乐观。

8月18日小鹏公布的2023Q2财报显示,二季度小鹏营收50.6亿元,同比下滑32%,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44.2亿元,同比下降36.2%。

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外,小鹏2023年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为26.7亿元,无论同比还是环比,亏损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这些财报数据背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便是销量,这也是小鹏最为外界所不看好的地方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鹏累计交付新车23205辆,同比下跌32.6%。以半年度区间来看,今年上半年小鹏累计交付新车4.14万辆,同比减少了39.9%。

横向对比更为惨烈。比如今年6月,小鹏单月销量为8620,但进入品牌前十榜单的门槛是10931辆,由哪吒汽车占据位置。7月时,小鹏终于以单月11008辆的销售数据回归品牌销量榜单前十。

但要知道的是,同时期蔚来、理想在产品均价远高于小鹏的情况下,月销量分别为20462辆、34134辆,稳居榜单前五。很显然,在蔚小理这三家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小鹏需要加快追赶的脚步,最为核心的便是销量的提升

但,如何提升呢?网约车是个很有想象力的故事,这里不得不提到网约车的“王者”,广汽埃安。

2021年时,广汽集团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时表示,网约车运营公司是广汽埃安旗下AionS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通过网约车销售,AionS已迅速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并产生广告作用,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埃安销量为12.4万台,43%来自于B端市场。埃安也由此被贴上了大大的网约车标签。

随后各家媒体普遍流传着这么一组数据:国内网约车市场上有超过30万辆广汽埃安的车型在运营,占据了网约车市场的近四分之一,尤其是在广东地区的网约车,埃安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杰兰路此前公布的市场报告中也提到,2023年7月埃安销量3.62万辆,其中41%是个人所有。也就是说埃安7月销量中,约有6成车辆销售给了B端市场。

虽然这与埃安官方的统计口径有比较大的出入,但其实仍然可以从广汽旗下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的上市材料中看出一些端倪。

如祺出行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台在埃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及广汽本田汽车的预期采购金额预估为3.5亿元,2024、2025年将继续增长,分别为4.28亿及5.35亿元。

简单来说,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未来将会花更多的钱来采买埃安的新能源车,这或许是网约车市场中出现越来越多埃安汽车的侧面印证之一。

“我们认为所有的客户都是埃安的客户,不会说专门再去分什么网约车、普通用户。”此前7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如传统燃油车出租车市场两大品牌丰田和大众一样,埃安能把网约车做好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在网约车市场助力以及其他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埃安的销量仍在增长的快车道中。广汽集团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埃安累计销量接近21万辆,同比增长108.81%。从单月销量来看,埃安6月销量4.5万辆,其中埃安Y和埃安S月销量均超过2万台,两款车型承包了埃安超9成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埃安S、埃安Y均是15万元左右的A级车型,与小鹏极力宣传的15万元A级爆款车型属实是“梦幻联动”了,但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巧合。

小鹏提到了将进入多品牌战略阶段,以一个新的子品牌来覆盖这一细分市场。很显然,小鹏或许希望复刻网约车市场助力埃安销量大涨的故事剧本,但也并不想让网约车标签对小鹏主品牌造成影响,于是选择了这种讨巧的做法。

另一方面,小鹏很早便有布局全球市场的野心,这同样源于销量提升的诉求。2020年9月,小鹏以挪威为起点开拓欧洲市场。2021年二季度时小鹏表示,将从2023年起每年2-3款车同步支持国际市场。

然而数据网站Cleantechnica的统计显示,小鹏在2020年与2022年在海外仅售出1006辆汽车。对此,何小鹏曾公开回应,出海要有10年的部署和准备决心,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将为小鹏汽车贡献一半的汽车交付量

其实总结下来,小鹏解决发展问题的核心策略无非就两大板块,在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提升销量,以及国际市场的布局。有意思的是,这两点滴滴都有可能帮上忙

滴滴不仅占据了国内网约车市场约七成份额,是行业的头号平台,同时与海外多个区域市场的网约车平台有着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关联关系,这对于小鹏来说,仿佛两座等待开发的巨大矿场,充满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小鹏找来滴滴这个战略合作伙伴,主要是看中了滴滴的智能驾驶技术吗?

滴滴,这次还会摔吗?

再来看看这次战略合作案例的另一位主角,滴滴。其实与车企合作,甚至一起造车,对滴滴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甚至15万元、A级车这样的合作也早就做过

2020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打造了一款有着A级车尺寸、售价为15.18万元的网约车定制车型D1,滴滴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亲自到发布会上站台。

按照程维的计划,2025年滴滴与比亚迪将推出D3定制车型,搭载自动驾驶功能,到2030年时将取消驾驶室,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规划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有数据显示,2021年D1的销量仅为10176辆,对于比亚迪动辄百万的销量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经历App下架风波后,滴滴方面也并未再提及D1定制车型的后续计划。

除了比亚迪,滴滴与理想合作的造车计划,同样也是“流产”的命运。2022年8月,一家名为北京桔电出行科技的合资公司被曝申请破产保护。

据了解,这是滴滴与理想在2018年5月共同出资创立的子公司,双方共同出资4亿元,滴滴持股51%,理想持股49%,共同战略目标是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然而随着合资公司的破产,外界也纷纷认为滴滴与理想这次持续4年的合作造车项目以失败告终。

滴滴在智能驾驶层面遭受的打击,不仅仅是战略层面难出成果,还有持续的资金亏损压力。结合滴滴创始人程维曾经的表述以及滴滴历年财报亏损数据来看,滴滴2012年创立至今年一季度,累计亏掉了约1368亿元。

另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滴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至2022年的5年时间中,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350亿元。其中,仅是2022年研发费用高达95亿元。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研发和应用领域是全球巨头争相布局竞争的激烈市场,需要十分夸张的资金来支持长期的研发投入,这场游戏或许已不再适合持续巨亏的滴滴继续单打独斗。

过去数年里,滴滴自动驾驶不断寻求外部资本和产业盟友的帮助,以缓解发展压力。而如今也很显然,持续巨亏的滴滴尝试以更激进的方式来甩掉这个“包袱”,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减负,通过一些战略合作、资源交换,将压力分散给愿意“接手”的小鹏,无疑是个合适的选择。

与之对应的是,滴滴也需要为小鹏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在双方的公告中,看到除造车计划之外,更为丰富的一些描述:

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的整车企业。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探索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机会,包括在滴滴平台上小鹏车型的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建设、Robotaxi以及国际市场方面的合作

实际上在滴滴过往的造车案例中,无论滴滴还是合作车企,其实都隐隐存在着一定的竞合关系。也就是说滴滴可以找其他车企来替代,而车企也有可能自己孵化一个网约车平台来实现类似的战略目的。

这样的竞合状态也就意味着合作双方始终难以火力全开,各司其职来把事情办成。如今的情况或许已经有所不同了,虎嗅在相关报道中指出,程维对造车这件事非常不笃定,滴滴已然放弃造车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滴滴可能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会恪守边界,不再折腾自己的“小算盘”,而是做好自己的这部分工作,力推把事办成,实现战略合作的共同目标。

从更宏大的行业视角来看,网约车与车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尝试,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

全球网约车巨头Uber虽然过去多年间与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均有合作,但更多是停留在采购层面,以新能源车来替换平台原有的燃油车车型,在车队上进行小规模的新能源升级。

虽然今年1月有媒体消息称,Uber也在尝试与车企合作,为网约车和货运业务设计成本较低的专属新能源车型。但截至目前,这一计划似乎并未有新的进展。

而像丰田、通用、福特等头部车企,更多也只是在网约车赛道火热时,或是寻找优质投资标的以财务投资等方式入局,或是在自身的生态体系中尝试孵化专属的网约车平台。

也就是说,小鹏与滴滴正在做一些业界少见的创新合作,如果这件事成了,将产生两个最直接的结果:小鹏很大程度可以摆脱销量焦虑,并更有成效地进入全球不同地区市场中;滴滴则能够甩掉,聚焦网约车主业,实现更为极致的降本增效,稳固网约车市场的优势地位,向盈利造血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如果还是没成,对小鹏与滴滴来说也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正如滴滴与比亚迪那被人遗忘的D1,以及与理想合资成立,最终破产的桔电出行那样,无非是项目告吹,各自回归。

祝他们好运。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

返回顶部